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九届“研究生学术交流月” 系列讲座
发布于:2024-06-04 14:37:49   |   作者:[学院] 光电学院   |   浏览次数:2580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九届研究生学术交流月”系列讲座1
讲座主题:可感知偏振的集成光电探测器件

主讲人:魏静轩 教授

讲座时间:6月13日(周四)下午14:30

讲座地点:清水河校区品学楼B101教室

主讲人简介: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电子科技大学百人计划入选者。研究领域包括集成光电子学、光学传感等,已有学术成果发表在Nature Photonics(2篇一作),Nature Communications(2篇一作),Science Advances,Optics Letters, Optics Express等光电子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共40余篇,并被Science、Nature、Nature Photonics等国际顶级学术刊物作为领域代表性工作引用。谷歌学术引用1500余次,h指数22。申请专利3项。担任《半导体光电》青年编委,并长期担任Nature Communications,Opto-Electronic Advances,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领域权威期刊审稿人。

讲座内容简介:

光的偏振作为光的一种基本属性,在成像、通信、传感等光学几乎所有领域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因为目前市面上的探测器基本都只对光强敏感,对光偏振信息的探测需要使用额外的光学元件和机械元件等,导致系统复杂、体积庞大、成本较高等问题。本报告将1)介绍天然可感知偏振信息的光电探测器件在近期的发展,及其在解决现有偏振探测问题中可集成化的优势;2)讨论我们提出的基于中心对称破缺光学结构的“人工体光伏效应”及其在偏振探测领域中的特色及应用。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九届研究生学术交流月”系列讲座2

讲座主题: 高密度“供感存算”柔性半导体阵列集成技术

主讲人:郑丁 教授

讲座时间:6月17日(周一)下午14:30

讲座地点:清水河校区品学楼B105教室

主讲人简介: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长期从事基于半导体器件的人机交互柔性可穿戴技术在供能-传感-存储-计算方面的系统集成研究。以一作或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Nature Materials、Advanced Materials等发表论文13篇,SCI引用1000余次,3篇论文入选高被引论文,授权发明专利13项。在超柔性光伏、仿生可拉伸传感、高密度运算存储电路等方面,深入研究基于人机交互柔性电子的一体化集成技术,取得多项创新成果,并发表于Nature正刊等高水平期刊,受到行业内外广泛关注。拟推动柔性电子、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发展。

讲座内容简介:

基于半导体器件的人机交互柔性可穿戴电子技术在智慧医疗、健康监测、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仍然存在稳定性低、机械柔性差、功耗高、集成度低等关键问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从供能-传感-存储-计算一体化集成系统的研究角度,报告将围绕下列几个方向进行阐述:1)发明了界面传输层的低温溶液法,研制了高效率,稳定的柔性薄膜光伏器件(供能);2)开发了复杂应力免疫可拉伸技术,实现了拉伸状态下电生理信号的稳定监测的传感器件(传感);3)构建了电化学晶体管的垂直结构及互补电路,突破了其在功耗、集成度及稳定性方面的瓶颈(存储、计算),为人机交互的柔性可穿戴器件及技术打下了基础。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九届研究生学术交流月”系列讲座3

讲座主题:荧光激发光谱成像:活体细胞内多目标动态成像与定量探测

主讲人:陈琨 教授

讲座时间:6月20日(周四)下午14:30

讲座地点:清水河校区品学楼B105教室

主讲人简介: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主要从事光学成像和生命科学的前沿交叉研究,研究兴趣包括单分子光谱、超分辨显微成像、活细胞动态成像等,以及新的成像手段在揭示细胞复杂生命活动的底层机制方面的应用。在Nature Methods,Light: Science & Aplications, ACS Nano, Developmental Cell, Optics Letters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担任PLOS ONE编委,Photonics客座编辑,以及Nature Communications, Optica, Optics Letters, Analytical Chemistry, ACS Nano等期刊审稿人。

讲座内容简介:

真核细胞的复杂生命活动依赖于多种细胞器之间的精密协同作用以及生化参数的精确调控,具有高度的时间和空间动态特性。因此对活细胞生理过程的观测不仅需要成像手段具有多目标高速成像的能力,还同时要求能够对细胞内特定物化参数进行定量探测。荧光显微成像技术由于其特异性的标记能力以及与活体细胞的兼容性在细胞生理活动探测中获得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荧光光谱大的带宽,限制了成像目标数量,难以满足对活细胞复杂过程的观测需求。我们开发出了一种荧光激发光谱显微成像系统,天然的结合了宽场成像的特征,具有优异的时空分辨能力;不仅实现了活细胞内多达六种细胞结构的同时动态观测,更重要的是首次实现了多目标成像与生物传感器的定量探测相结合,揭示了线粒体自噬过程中的多细胞器相互作用以及线粒体pH定量变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