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始了,博士生英语实验班也如期开班。
上学期期末,他们以模拟国际学术会议的形式,完成了课程的阶段性考核。博士生们作为与会人员站上讲台,用流利的英语分享了自己的科研成果。“会议”由学生自己主持,老师们则担任评委,对学生进行提问和点评。通过这样的形式,既考察了学生的学术能力,也考验了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
学生主持模拟国际学术会议
英语教师+专业教师,让英语真正成为学生的科研工具
“博士生英语”是我校的一门传统课程,也是面对博一同学的一门基础课程。
最开始的时候,这门课程主要给学生讲传统英语文学,结果学生往往是为了学而学,并不能将其应用于自己的科研和工作中,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2015年,外国语学院开始着手对这门课程进行改革,希望将英语与学生的科研特别是专业论文写作相连接,发挥英语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支撑作用。但由于是大班教学,学生往往来源于不同的学院,专业的针对性仍然不强。
2021年,研究生院进一步推动“博士生英语”教学的改革试点,为计算机学院、信通学院和自动化学院组建了四个博士生英语实验班,以提升博士生的“学术输出能力”为目标打造“博士生英语2.0版本”。
实验班进行小班教学,每个班不超过35人。根据报名人数,在计算机学院开设了两个班,信通和自动化各开设了一个班,每个班都配备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联合职教,致力于语言教学和专业学习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文献阅读、口头陈述和论文写作的能力,提高博士生的国际交流能力。
外国语学院对于课程改革也给予了大力支持,由胡杰辉教授、李京南教授、李慧辉教授、林何副教授、高照副教授、邢青老师等6位老师组成的课程组,在原来“博士生英语”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进行了调整,使课程内容和授课形式更适合试验班。
这样的实验班到底好处在哪里?
李慧辉和林何认为,针对各个学院开设专门的班级,可以让课程内容更有针对性,同学们作为“同行”,在课堂上就自己的研究方向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而英语老师和专业老师联合执教,可以让语言的学习更好地跟专业相融合,将英语真正变成同学们能够使用的科研工具,让学生在科研道路上走得更远。
而参与课堂的学生认为,这样的课程不仅能提升国际学术交流能力,还可以通过跟同学的交流,加深对本行业各个研究领域的认识,发现自己科研进度的差距。
循序渐进安排课程任务,实现“听说读写”全套练习
有了明确的课程目标,那具体课程如何来开展?
课程组老师们认为,培养学生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应该是全方位的,不仅要听得懂、能阅读,还要能开口说,会写规范化的国际期刊论文。
由于这门课程是分两学期完成,每学期30课时。李慧辉和林何把第一学期的重点放在了“听”“说”和“读”上,而“写”的部分则主要由第二学期来完成。
去年9月,课程一开始,他们便要求每一位同学提交一段英语朗读的音频,了解每个人的英语口语水平。同时,他们会在课堂上给大家开展破冰活动,要求大家用英语做自我介绍。“刚开始的时候,有很多同学都有点紧张,感觉不知道说什么好。这时候我们就发现,虽然很多同学听的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但说的能力是明显的短板。” 李慧辉说。
在授课过程中,他们也注重调动同学们的自主性,鼓励同学们积极回答课堂问题。同时,在讲授相关知识点时,他们还会让同学们站上讲台,做“小老师”,给其他同学讲授知识点。比如,在做复盘教学时,李慧辉拿出了一个李开复当年所作的一个“如何做演讲”的PPT,让同学们分成不同的小组,选择这个PPT里面不同的版块,并加以丰富,然后在课堂上来给同学们讲“怎么做演讲”。
学生做课堂汇报
信通学院2021级博士生张强和组员一起,给同学们讲解了他们对PPT报告结构的整体理解,认为好的PPT应该清楚地分为opening、body 和ending三部分,同时分享了每个部分应该如何写。还有些组的同学从网上找来了视频和音频,进行了更加生动的讲解。
李慧辉说,根据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教育学家的一项研究,如果学生只听老师讲,24小时后,只能记住5%,但如果能把已学的知识教给别人,就可以掌握90%。因此,她希望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主动权。
在上学期的课程中,李慧辉和林何还给学生安排了两次跟自己的研究进展相结合的汇报。计算机学院2021级博士生刘颖说,老师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就让大家与导师商议好选题,并提交研究选题报告,这让大家一开始就明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在课程中期,同学们需要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一次经典文献推介的口头报告,而在期末的时候,还要进行一次研究进展的口头报告。这两次报告,都是以“国际学术会议”的形式进行,他们会邀请外国语学院老师和专业老师一起,就同学们的报告内容、结构、PPT制作、演讲规范、语言使用等方面进行评点,指出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刘颖的研究方向是深度脉冲神经网络,在第一次做经典论文推介的口头报告时,因为对自己的英语不自信,感觉非常紧张。而第二次作研究进展报告的时候,她花了一周的时间精心设计,调整汇报内容、结构,并在课下多次与老师沟通,明晰逻辑思路,确定汇报核心。结果第二次汇报,她明显觉得自己从容了很多。“这门课程给我们提供了真实场景演练的机会,还提高了我们在专业中应用英语的能力,对我们来说一次很好的锻炼。” 她说。
而这学期,李慧辉和林何给同学们安排的主要任务则是“读”和“写”。他们希望在课程结束时,同学们能够写作出一篇国际会议论文的初稿。“我们的课程不是为了学习英语知识,而是把它视为一种能力,让大家在用中学,助力大家成为具备从事英语国际学术期刊论文写作能力的科研人才。”
全情投入、耐心引导,让学生感觉“有收获”“有进步”
李慧辉从事英语教学30余年。她说,自己喜欢讲台,喜欢教师这份职业。对于教学,她也总是全情投入。在摸清班上同学英语水平后,她组织了英语兴趣小组,抽出单独的时间给基础较差的同学“开小灶”。为了上好博士生英语的课程,她还需要对同学们的专业进行了解和学习。“要做大量的功课,阅读很多的paper”,但是她却甘之如饴。
一学期下来,同学们都感觉“有进步”“收获很大”。
刘颖说:“我之前一直害怕在公众场合讲英语,现在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可以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地讲,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进步。而且,我还在课堂上还学到了一些演讲技巧,这些对于我们来说都非常有用。”
张强说:“我觉得这个课很重要,在课堂上模拟国际会议口头报告,相当于给了我们多次练习的机会,提高了我们国际交往的本领。而且通过英语老师在英语技巧上的指导和专业老师在专业上的指导,感觉收获很大。”
而李慧辉认为,这并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实验班的顺利开展,要得益于研究生院和学院的大力推动,以及做了好的顶层设计。同时,专业老师们也为此付出了很多的心血。”
老师们担任模拟国际学术会议评委
在上学期学生的口头报告中,授课老师们还邀请了信通学院江宁教授、姚佰承教授、张伟利教授,计算机学院赵志为副教授,生命学院的孟春教授、刘建魁教授,基础研究院的张妍宁教授等来担任专业评委。大家除了给同学们提出改进的意见,也对这种形式的博士生英语课堂连连称赞。“把英语课堂和专业学习糅合在一起,除了能够锻炼学生的口头陈述能力,还可以激励学生阅读英文专业文献,锻炼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为后续的论文撰写打下坚实基础。希望我们学院也能尽快引入这门课程!”孟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