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导学团队】雷达与定位团队:聚焦前沿 引领方向 科研育人 协同创新
发布于:2023年08月30日 10:15   |   作者:[研究生院] 研究生思政办公室   |   浏览次数:3779

编者按:为进一步强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展现我校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成效,增强导师育人使命感,促进导学团队文化传承,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自2016年起启动研究生优秀导学团队评选,至今已开展七届,共评选出“研究生优秀导学团队奖”33个,“研究生优秀导学团队提名奖”36个。今年6月,研工部牵头举办“电子科技大学第七届研究生优秀导学团队评选”答辩会,来自各学院的14个导学团队参加答辩,最终评选出“研究生优秀导学团队奖”3个,“研究生优秀导学团队提名奖”4个。学校新闻网将对7个团队的事迹进行展示,更好营造优秀导学团队建设氛围。本篇展示的是第七届研究生优秀导学团队提名奖获得者——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雷达与定位团队风采。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雷达与定位”科研团队成立于1986年,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扎根国防经济建设主战场”为目标,着力培养高水平人才。团队现有教师13人,研究生144人。

秉持“聚焦前沿,引领方向,科研育人,协同创新”的建设理念,团队深耕国防科技领域,有着深厚的红色底蕴。多年来,在团队负责人沈晓峰研究员的带领下,团队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提高政治站位,广泛参与前沿科研,积累了行之有效的导学建设经验。

一、端正思想,夯实研究生的德育培养

团队学生主要集中在科研楼和创新中心。团队合理谋划,充分发挥2个研究生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创始人杨万麟教授为研究生党支部讲述了团队深耕雷达领域数十年的研究历程。在雷达研究的环境、设备均不理想、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老一辈雷达人突破重重阻碍,突破了一个个难关,取得了多项国内外领先的研究成果。通过杨万麟教授的讲述,团队学生对雷达的研究历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深刻感受到了在团队中传承的不断探索的科研精神。 

图1.jpg

团队陈章鑫副教授作为电子工程系党支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书记,定期深入研究生支部主讲“我和我的祖国共成长”、“战疫情、敬先锋”等党课,紧贴时事热点,加强思想引导,让团队学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充分发挥了导师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首要责任人的作用。

图2.jpg

团队廖阔副教授利用项目合作的契机,带领团队研究生前往中国电科第十研究所参观学习,通过亲眼参观和沟通交流,团队学生对十所的部门业务、人才需求等有了清晰了解,对以十所为代表展现出的报国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进一步激励了研究生科技报国的使命情怀。 

二、点面结合,提高研究生科研水平

导师们为研一学生精心设计了“暑期讲堂”,每位老师主讲一个专题,例如团队研究方向的发展动态、软件与硬件设计基础、论文专利撰写攻略等。这种由所有导师全力参与且极具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帮助同学们明晰了研究方向、迅速进入科研状态。同时,团队坚持以科研项目为导向,一名学生可由多位团队导师共同指导,加强内部交流,提升综合能力。

图5.png

除了导师言传身教,团队也充分发挥优秀校友、在校生的榜样力量,围绕科研、就业定期举办讲座,提升育人实效。如邀请“成电杰出学生”邱荷茜,“博新计划”获得者毛德庆等博士,研电赛全国一等奖获奖队伍等分享科研经验;行业领军人物“佰才邦”副总周明宇博士分享从理论研究到标准化、再落地到实际产品的完整过程;团队2015届毕业生、航空工业611所的刘洋讲述工作成长轨迹和心路历程,鼓励团队学生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

图6.png

图7.jpg

此外,团队多位老师带领学生前往多家国防重点单位学习交流。同学们对单位的技术需求有了清晰的认识,进一步激励了大家科技报国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近三年,团队立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16项,每年实到科研经费上千万,为学生的科研发展提供了厚实的土壤。获技术奖励13项,发表高水平论文73篇,授权专利105项。

三、以学生为本,重视研究生人文关怀

除了科研上的指导,团队也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及时提供帮助。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团队会额外发放困难补贴,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当有学生情绪低落、状态不佳时,团队导师会主动在“高校思政网”等查找相关案例,与辅导员共同讨论,帮助学生重新找回动力。此外,团队每周安排1次体育运动,每学期组织1次团建,增进师生情感交流。

图10.jpg

团队在导学方面的立德树人成效受到了学校的肯定,团队教师梁菁受邀录制电子科技大学“成电品格”系列视频,介绍了团队“学生是老师最好的成果”育人理念。

学生反馈:

2020级博士研究生吴祺说:“我的导师万群教授对于学生非常负责,他手把手地指导学生们搜集资料、阅读文献、架构文章、厘清逻辑,并鼓励学生尝试各种各样的攻关方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比起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万老师更希望学生们在严格的科研训练中不断成长。身为人师,万老师身体力行地秉持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的科研精神,这种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团队中的每一个人,让所有研究生同学自然而然地融入团队,为团队营造了充满活力的良好科研氛围。在学术上,万老师追求抓住事物的本质,坚信发现科学规律是科学研究的内涵;在博士培养方面,万老师一方面提出‘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的比喻,强调了博士研究生应当主动地提升自身科研水平;另一方面为博士研究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和交流机会,让大家获益匪浅。”

2022级硕士研究生王一竹说:“作为雷达与定位团队的一名学生,我深受团队文化的沐浴和引领,并有幸入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宣讲团’,曾面向多家单位、高校宣讲学院‘爱国奉献,科技报国’的精神文化,覆盖上千人次,收获颇多好评。由于在本科期间几乎没有科研经历,在刚进入团队时我的科研进展较慢,也常因难以兼顾学习、科研和学生工作,感到失落和挫败。我的导师梁菁教授一直鼓励我保持对自己喜欢事情的热爱、不要放弃,另一方面,梁老师教导我们要多看、多想、多发现和解决科研问题。研一期间的一次论文修改过程中,梁老师指导我来来回回修改了数遍,大到架构安排、章节逻辑,小到字母大小写,到最后一遍的时候有语病错误的句子逐一被标注修改……我非常感激与感动,在这个过程中也慢慢培养着自己学习和科研能力,以及坚韧的品格。我在研一期间得到了快速的成长,目前已在TOP期刊发表论文1篇,雷达顶会oral一篇,‘挑战杯’省一等奖等荣誉。” 

结语:

未来,雷达与定位团队将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践行“服务国防、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不断夯实学生的理想信念,提高学术能力,加强人文关怀,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