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与前沿研究院第八届“研究生人文教育与学术交流月”系列讲座八(20230616)
发布于:2023-06-08 16:02:49   |   作者:[学院] 基础研究院   |   浏览次数:4918

报告题目:围绕二维材料的交叉科学研究(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round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报告人:
黄元(教授,北京理工大学)

报告
时间:6月29日(周四)9:30


报告地点:
清水河校区立人楼A105

摘要:

在科学发展的萌芽阶段,朴素哲学问题的思考和对世界的观察成为了推动科学发展的第一动力。人类通过一些最基本的观察总结自然界的规律,并且结合一些朴素的猜想或假说,逐渐形成了理论体系和不同学科分支。随着科学的快速发展,各学科逐渐细化,形成了现代的知识体系架构。然而,学科之间壁垒日益增加,全面掌握所有的知识远远超出普通人的能力范围,交叉科学的发展也因此遇到了巨大瓶颈。而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又使得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逐渐增加,迫切需要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本次报告我们首先从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出发,向大家介绍科学研究中归纳法和演绎法是如何推动科学发展。随后,将二维材料作为具体的例子,向大家介绍几个围绕二维材料的交叉科学研究案例,包括:在壁虎的爪子中受到启发,发展了新型解理技术;在二维材料褶皱中,我们发现褶皱处层间距会增加。从这一基本原理出发,结合地壳的层状结构可以发现,地壳上大型山脉与二维材料褶皱非常相似,层间距的增加会为流动性物质提供通道,而这些通道的形成与地震、火山、矿藏资源分布有密切关联。由此得到的推论对于理解石油、天然气的来源,以及地球生命的起源都有重要启发。本次讲座通过几个交叉科学研究中的例子,与大家共同探讨交叉科学研究的新思路和未来发现的新趋势。



个人简介:

黄元现为北京理工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低维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器件和物性测量/调控三个方向,近年来在物理、材料、信息和地球科学领域开展了一些交叉科学研究探索。在Nature Physics、Nature Communications、Physical Review Letters、ACS Nano、Nano Letters、Advanced Materials等共计发表SCI论文11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含共一)及通讯作者文章50余篇,论文总引用5500余次。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主持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019年入选中科院青促会会员,2020年获中国科协“中国十大科技新锐人物”荣誉称号,2021年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二等奖(排名第一),2022年获中国发明协会创业奖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二)。担任Physical Review Letters、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Nano、Nano Letters、《物理学报》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审稿人,担任《物理》、Chinese Physics Letters、InfoMat.、Materials期刊青年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