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69载建设,学校已成为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信息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学校现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所包括的6个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作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学科为A+(A+学科数并列西部高校第一);第五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电子信息领域优势学科实力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学校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ESI前1‱,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学科进入ESI前1‰。
学校坚持育引并举,着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3800余人,其中教授800余人。已建成了以9名两院院士及发达国家院士领衔,国内电子信息领域规模最大、结构优良的人才队伍,全职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00余人。
学校深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等32个国家级及70余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建有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和11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形成了完整覆盖电子信息领域、从基础科学到工程实践及产业化的国家和省部级创新平台体系。“十二五”以来,学校牵头获科技成果国家级奖励23项、部省级奖励232项。科研成果服务30余项国家重大工程型号,为国防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学校积极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在“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和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布局研究机构。建有中古神经技术与脑器交互“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筹)在内的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多个国际联合科研平台。与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中国电科二十九所、成飞、成都高新区等建有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先进的科学研究平台为学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强力支撑。
学校以培养“基础知识厚、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为根本任务,至今为社会培养了7000余名博士、104000余名硕士和1500余名来华留学研究生,是我国电子信息领域培养研究生最多的单位之一,毕业研究生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和好评。在校研究生规模达到24000余人,其中博士生5000余人,硕士生19000余人,来华留学研究生700余人(其中博士生400余人)。
建校60余年来,学校形成了完整的研究生教育和学位授予体系。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将秉持“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校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