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月】姜晓萍教授谈城乡基层治理何以有效
发布于:2022-06-16 16:53:15   |   作者:[学院] 公管学院   |   浏览次数:8930

为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与人文修养、拓宽国际视野,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2022年6月我校将开展第七届“研究生人文教育与学术交流月”(以下简称“交流月”)活动。我院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及本校教师,开设“线上”高水平学术课程(A类)1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B类)2门、学术前沿专题讲座3场。

       615日下午,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姜晓萍应邀为我校第七届研究生交流月作线上讲座。本次讲座主题为“城乡基层治理何以有效”飞书直播期间吸引了1299次在线观看。

1

       活动伊始,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郑宇涛代表学院欢迎姜晓萍教授,介绍了她的学术经历、研究方向和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并感谢她长期以来对公管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各方面的支持。姜晓萍教授表示自己是电子科大忠诚的朋友,作为“邻居”,大家携手共进发展,也感谢我校师生对其个人和学术研究方面的支持。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中心主任赵蜀蓉主持本次讲座。

 2
      姜晓萍教授首先介绍了“城乡基层治理何以有效”这一主题的研究背景,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高质量导向下的城乡社区治理服务的有效性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本次讲座,姜晓萍教授聚焦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问题,从反思短板弱项、认知基础理论、分析政策体系、厘清行动逻辑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全面、系统地剖析了城市基层治理存在的问题,展示了具有创新性和代表性的实践案例。最后,姜晓萍教授基于城乡基层治理中央政策,对城市基层治理提出核心价值的“人民性”、基色基调的“先导性”、现实路径的“系统性”、生成机理的“共生性”、势能释放的“集成性”、模式创新的“协同性”、能力建设的“赋能型”、技术变革的“智慧化”、韧性达成的“安全性”、创新扩散的“持续性”,进而推动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 

在讲座互动环节,同学们围绕社区治理共同体、公共服务供给、基层治理的主体、农村治理、社区情感治理等话题进行提问,姜晓萍教授对此进行了详细解答,并邀请了我院康健老师一起就相关问题进行分享、交流。飞书数据显示,本次讲座收获238次鼓掌,277次互动,充分说明学生对本次活动的积极参与和认可。

 

相关链接:

姜晓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四个一批”文化名家,全国MPA教指委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四川大学“管理科学与国家治理”一流学科群建设责任教授、四川大学2035先导计划“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方向负责人。主要从事地方政府治理、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城市治理等方面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2项,年度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8项;完成省、市各级地方政府委托项目13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17部,专著《服务型政府与完善地方公共服务体系》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在《政治学研究》等权威期刊或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9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