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与前沿研究院第八届“研究生学术交流月”系列讲座一(郭光灿 院士)
发布于:2023-06-08 15:32:21   |   作者:[学院] 基础研究院   |   浏览次数:2666

报告题目:量子信息研究的若干新进展

报告人:
郭光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报告
时间:6月11日(周日)10:00


报告地点:
沙河校区学术交流中心一楼104会议室

摘要:
量子中继是实现远程量子通信的关键器件。本文首次实验上实现吸收型存储的量子中继,加快了纠缠链路建立的时间;量子U盘是新型的量子通信工具,其基本要求是量子存储时间必须足够长,这里报告目前国际上最长的相干光存储的时间——1个小时;双场量子密钥分配可突破现有量子密钥分配所有方案的线性界限,本文报告我们首次实现国际上无中继的量子密钥传输830千米最长的实验结果;本文还将介绍利用不确定因果序成功地突破海森堡量子极限的实验,这将更深刻地揭示量子极限的内涵。

个人简介:

郭光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

自196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量子光学、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担任国际刊物《International J. of Quantum Information》 的Managing Editor;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国家科技部中长期规划“量子调控”重大项目《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的物理实现》、中科院B类先导专项项目《基于固态系统的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和基金委重大仪器专项《多功能固态量子存储器》的首席科学家。2001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200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3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7年获安徽省重大科技进步奖,200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3年当选“CCTV科技创新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