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实习信息
发布于:2013-10-25 14:23:09   |   来源:研究生院   |   作者:admin   |   浏览次数:8172
 

博士后专业要求:材料学、物理化学、流体力学或机械电子学,从事新型化学储能电池技术或相关材料研究,待遇按北京市和中科院相关规定标准。博士后阶段工作成绩优秀者出站后有留所工作机会。
 
硕士毕业生专业要求: 机械或流体力学相关专业方向(应往届均可)。

本科实习生:北京地区高校材料、机械、物理、化学等专业学生,课余时间课参与实验研究,欢迎本科生来我所做毕业设计,可以长期跟进一个课题,课题组将另行给予生活补助(较优厚的待遇)

有意者请发送简历至chuneng2013@126.com(我们会最快时间回复)。本科生可以致电咨询巩宇15210602879

单位名称: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单位代码:40001241-4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条六号

邮政信箱:北京2703信箱
    编:100190
电子邮箱:
chuneng2013@126.com

单位介绍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以下简称电工所)于1958年在北京开始筹建,迄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是我国目前从事电气科学研究的唯一国立研究机构。

创建50多年来,电工所一直承担着国家能源与电气领域的战略高技术发展及电气科学前沿研究的任务,在电力系统稳定性、电力系统自动化、大型电机、高电压技术、电工测量仪器、电弧风洞技术、大型电感储能技术、电火箭技术、微特电机、特种电源、电加工与离子束加工、计算机应用、数控机床、超导磁体系统、磁流体发电等方面取得了科研成果500余项,其中100余项已在多个领域得到了推广应用,先后获得国家和中国科学院及其他部级奖励100余项。

10年以来,我所进一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学科前沿,不断加强新能源、智能电网及电力节能方面的高技术研究开发布局,不断加强电气科学与材料、信息、生物和纳米科技等方面的前沿交叉科学研究,已经成为国内新能源利用、智能电网、电机与电力电子及电气驱动、应用超导技术及电气科学前沿交叉等领域的核心与骨干研究机构,在国际同行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在大型电机蒸发冷却技术、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并网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微型电网及储能、电动汽车及轨道交通的牵引供电与控制技术、脉冲功率技术、电磁推进技术、超导电力技术、超导磁体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电子束曝光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实用化的技术成果,在太阳能电池、超导材料、生物电磁学、微纳米加工等方面取得了多方面重要的基础性科学研究成果。

多年来,电工所与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科技合作和交流。近10年来,成功主办(承办)了电磁场、磁流体发电、电机及系统、可再生能源、电气驱动、应用超导及低温工程等领域10余次重大的国际学术会议。

“一三五”发展目标

1、总体定位

定位于电能领域战略高技术研究和电气科学技术的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

2、重大突破

突破一:大型太阳能热发电站关键技术与系统集成

研究和攻克大容量高效吸热器、高可靠性吸热真空管、高效热力循环系统等关键技术。“十二五”期间,以10MWe太阳能热发电站标准模块为单元,建成30MW级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并建成MW级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掌握大型太阳能热发电站的核心专利,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和系统解决方案,建立行业或国家标准,整体达到应用推广水平。为太阳能热发电的产业化和规模推广奠定扎实的基础。

突破二:大型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

研究和突破大型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组的超长定子狭小导线通道蒸发冷却技术、汇流环自循环蒸发冷却技术、环保高效蒸发冷却介质等关键核心技术。“十二五”期间,完成三峡右岸地下电站2840MVA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的安装、调试运行和并网发电工作;形成1000MVA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组的工程设计准则,掌握关键制造技术,建立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的国家标准,实现百万千瓦巨型水轮发电机在我国西南水利资源富裕地区的推广使用。

突破三:大型电力电子变流系统

研究和突破大型变流系统新型拓扑理论和大型变流系统串/并联等关键核心技术。“十二五”期间,研制成功30MVA大型变流系统,实现其在大型抽水蓄能电站中的示范与推广使用;研制成功10kV/20MVA大型高压变流系统,实现其在智能电网领域的示范与推广使用。获得国际国内核心发明专利,建立大型电力电子变流系统的成套技术,形成国家标准,支撑和引领我国大型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的发展。

3、重点培育方向

培育方向一:直流输配电网技术

直流输配电网技术是未来电网技术的重要前沿发展方向,本方向将重点研究和突破大型直流输配电网结构和运行模式及相关理论体系与核心关键技术、分布式直流电网关键技术与理论体系等,为未来电网的重大变革提供科研支撑,促进国家能源分配方式的重大变革,发挥重要的引领与支撑作用。

培育方向二:超导与电工新材料及其应用

超导与电工新材料是电能与电气科学领域创新发展的物质基础,本方向拟在高性能实用化高温超导材料及其应用、新型太阳能电池、新型电工材料制备技术、废弃能源与电工材料的清洁循环利用、强磁场下制备高性能电工材料新工艺等取得重要的原始创新成果,以促进能源系统效率的提高和环保性能的提升。

培育方向三:生物电磁技术

生物电磁技术是新型电磁医疗仪器设备的学科基础,是电气科学的重要前沿领域。本方向将重点在极低频电磁场生物学效应的物理机制、新型电磁成像技术、电磁刺激技术在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取得原始创新突破,为我国在电磁防护技术及标准的制定、新型医疗仪器和生命科学仪器的研发提供基础。

培育方向四:智能电气设备

智能电气设备是智能电网的核心和基础,本方向在用于电气设备的新型高性能微传感器、微型能源系统、电气设备失效机理及故障预测预警的理论与方法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促进电气设备的智能化发展。

培育方向五:极端电磁环境科学技术

极端电磁环境科学技术是电气科学领域富有活力的前沿方向,本方向拟重点在极端电磁条件的产生、极端电磁条件与物质和生命的相互作用规律与机理等方面取得创新突破,并探索其在能源、环境、普惠制医疗和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应用,为节能减排、材料制备、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国家安全等方面提供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