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导学团队】碳中和与环境能源新技术研究团队:薪火相传 顶天立地
发布于:2023年08月30日 09:24   |   作者:[研究生院] 研究生思政办公室   |   浏览次数:4760

编者按:为进一步强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展现我校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成效,增强导师育人使命感,促进导学团队文化传承,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自2016年起启动研究生优秀导学团队评选,至今已开展七届,共评选出“研究生优秀导学团队奖”33个,“研究生优秀导学团队提名奖”36个。今年6月,研工部牵头举办“电子科技大学第七届研究生优秀导学团队评选”答辩会,来自各学院的14个导学团队参加答辩,最终评选出“研究生优秀导学团队奖”3个,“研究生优秀导学团队提名奖”4个。学校新闻网将对7个团队的事迹进行展示,更好营造优秀导学团队建设氛围。本篇展示的是第七届研究生优秀导学团队提名奖——基础与前沿研究院碳中和与环境能源新技术研究团队的风采。

01 团队简介

碳中和与环境能源新技术研究团队聚焦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推动“电子信息+碳中和”新兴学科发展,努力突破低碳、零碳和负碳关键技术开发瓶颈,解决碳中和领域前沿科学问题和重大技术问题。

团队秉承“顶天立地”的科研理念,聚焦气态污染物净化与资源化和智能气体传感等新兴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科领域前沿,开展引领性原创研究。团队以工程应用为目标(顶天),围绕大气污染领域的行业难题发展可产业化应用的系统和成套技术(立地),拓充和组建多学科交叉、专业特长互补、国际背景丰富、学历结构合理的导学团队。

团队致力于培养“有厚德载物之心,有探索创新之能,有追求卓越之志,有担当使命之勇”的新“四有”栋梁之材,以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为准绳,不断优化导学方式。 

全团队合照.jpg 

团队合影

02 团队情况

碳中和与环境能源新技术研究团队,在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董帆教授带领下,组建了一支具备专业科研素养、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的科研团队。团队扎根光/电催化、气体传感以及环境信息领域,形成了化学、物理、材料学以及信息学等多学科背景交叉的团队,现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4人,博士研究生14人,硕士研究生16人。团队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5项。团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等20项。团队秉承“薪火相传”的观念,坚持立德树人,长期为一线科研组织输送优秀人才,学生获第一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一等奖等奖项,多人获国家奖学金、四川省优秀毕业生、院士奖学金等荣誉。

教师团队

教师团队 董帆.jpg 

董帆,1982年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国家杰青、优青,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四川省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论文被引用3.5万次,H指数100,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担任SCI一区期刊Chin. Chem. Lett.副主编。

教师团队 孙艳娟.jpg 

孙艳娟,1983年生,研究员/博导。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论文被引用1.3万次,H指数60,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2项。

教师李解元 董帆.jpg 

李解元,1991年生,研究员/博导,电子科技大学“百人计划”入选者。主要从事大气污染净化及资源化研究,发表论文被引6000余次,H指数45。

教师团队 盛剑平.jpg 

盛剑平,1989年生,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论文被引用3500余次,H指数29,NFSOC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担任Chin. Chem. Lett.青年编委。

03 薪火相传:培育“四有”栋梁之材

夯实基础。团队注重研究生自主研究能力培养,进行系统科研训练,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挖掘学生潜力。学生入学开始,即引导其自觉查阅文献,寻找研究兴趣,撰写专题报告。为此,团队在教研室建立图书角,放置了包括基础知识、应用知识以及科研写作的各类书籍,拓宽学生科学眼界,夯实科研基础。为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启迪创新学术思想、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团队积极邀请各领域学术大师开展专题讲座交流,仅2023年已举办10余场。

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1.jpg

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2.jpg

 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

天生其才。每一个学生都天生其才,团队怀揣着人人皆可成才的信念去发掘学生潜力,因材施教,分类指导。针对富有挑战精神的学生,团队会给予有挑战性的课题,让其深入开展可持续性研究,放手施展才华。针对自主能力强、思维活跃的学生,团队提供更多学术交流机会,鼓励其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团队支持学生外出学习交流,仅2023年就有多位学生参加各类学术会议。王捷琳和陈瑞敏同学参加第十九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并作海报展示;王无和曹正茂同学参加第15届全国气湿敏传感技术与学术交流会并获优秀口头报告奖;任琴和何烨同学参加第十二&十三届全国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学学术研讨会,汇报的有关光催化反应过程中动态活性位点的原位识别技术受到了参会学者的高度认可。

团队成员外出参加会议.png 

团队成员外出参加会议

团队合作。一个人的力量是有极限的,而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团队提倡内部紧密合作,形成多个科研攻关小组;科研攻关小组成员性格能力互补,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共同进步。团队李解元研究员带领小组埋头苦干、刻苦钻研,深耕光催化合成氨相关课题研究,小组基于亚纳米团簇修饰催化剂技术实现了光催化硝酸根还原高效合成氨,相关工作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以及Research上;团队盛剑平副研究员小组致力于研究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的相关问题,在小组成员博士生钟丰忆、硕士生杜晨宇的协助下,成功实现了基于钙钛矿量子点的高效二氧化碳还原技术,相关工作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ACS Nano和ACS Catalysis上。团队博士生曹正茂、王无等人组建气敏传感攻关小组,成功开发多个气敏传感元件,并交叉材料科学与电子信息技术,实现了多组分VOCs气体的精确识别。学生团队(肖磊、牟世勇、代玮东、董兴安、陈瑞敏、任琴)通过合作获得第一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一等奖。团队成员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在合作中奋力共进,营造了合作共赢、攻克难关、团结友爱的优良团队氛围。

团队成员组队参加国际级比赛.png 

团队成员组队参加比赛

04 顶天立地: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顶天——开展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真”工作

秉承“科研来源于科学实践,立足解决国家需求”的求真务实科研理念,团队在科研选题中瞄准环境与能源中的瓶颈问题,研究和解决“真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梳理打通“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工程应用”科研链条。在研究中鼓励学生思考关键科学问题,从事物本源寻求突破手段。团队负责人董帆教授常激励学生开展原创性工作,不盲目跟风,不盲目追热,要提高自身创新意识和能力。他扎根“气态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领域数十年,开创了光催化NO与VOCs大气污染物治理技术,并主持开展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大气污染控制化学”以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气态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等研究项目,取得丰硕成果。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在科学实践中不断进步。在研究气态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的过程中,团队发现大气污染NO光催化氧化的产物硝酸盐可能成为环境二次污染源,针对这一问题,团队进一步提出了“NO-硝酸盐-N2”两步法NO治理工艺路线,实现了NO无害化处理,该工作得到了国家面上项目“NOx无害化净化新路径:光催化NOx到N2的高效高选择性转化”的支持。团队针对动态缺陷相关的识别方法、存在形式、作用机理、形成模式、调控方法等一系列问题,发展针对表界面活性位、反应物种、表面动态结构的原位表征新技术和装置,建立普适性的原位表征技术,揭示缺陷在表界面发生的物理与化学的动态转化过程,实现了从静态表界面到动态变化系统认识的转变,突破对缺陷的传统认识研究结果,对整个催化化学、表界面、材料调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团队发表论文.jpg 

团队发表论文

立地——促进基础研究迈向实践的成果转换

在实验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苦钻研只为推进基础研究迈向实际应用。团队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清洁能源发展战略需求,针对国家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为解决传统哈伯法合成氨存在反应条件苛刻、流程长、能耗高等缺点,提出将传统哈伯法合成氨技术变革为反应条件温和的光电催化技术,将氮气-氢原料供给体系变革为氮气-水的新原料供给体系,形成太阳能驱动的绿色合成氨关键技术。目前该技术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低能耗、低碳排放氮气-水光电催化合成氨关键技术”的支持,并逐步形成集“光伏发电-等离子体活化氮气-光电催化合成氨”的技术路线,预计形成年产百吨氨水的示范装置。此外,为推进电催化二氧化碳合成高附加值产品工艺走向应用,团队针对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高效催化剂开发、大型电催化反应器设计、二氧化碳还原机理揭示等方向的研究,并获相关项目支持。

项目启动会.jpg 

05 团结友爱:营造温暖学术环境

团队注重凝聚力建设和轻松有爱的氛围营造。组织跨年晚会,师生同聚一堂表演才艺,迎来欢笑,送走焦虑;组织春节留校师生团年,送去温暖;定期开展户外团建,组织“百年初心,同心同行”团建活动,舒缓身心;日常周末组织羽毛球活动,锻炼身体。团队的温暖还来自董帆教授对每个学生的关心。新冠疫情时,团队紧急组织线上会议,关心了解每位学生的身心状况,安抚大家的紧张情绪。了解到团队学生医疗物资紧缺后,团队成员积极联系各方筹措,建立资源共享文档,让大家互帮互助,共度难关。团队成员生病时,董帆教授、孙艳娟研究员总是第一时间发出关怀与慰问。在学生直系亲属身患重病家庭遇到困难时,立即在团队内开展爱心捐助活动,并为学生的日常生活提供基本保障,帮助其能顺利完成学业。

团建活动1.png 

团队活动

团建活动2.jpg 

户外活动

疫情医疗物资.jpg 

疫情医疗物资

未来,碳中和与环境能源新技术研究团队将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育“四有”栋梁之材,聚焦国家“双碳”战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做“顶天立地”真科研,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