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七届 “研究生人文教育与学术交流月”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于:2022-07-11 14:19:08   |   作者:[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浏览次数:24678

为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与人文修养、拓宽国际视野,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20226月,电子科技大学第七届研究生人文教育与学术交流月活动正式拉开帷幕。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高水平学术课程(A类)2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B类)3门、高水平专题讲座3场。

6月22日,由刘强副教授讲授的学术课程《社会研究:设计与写作》顺利结课。课程围绕“如何进行研究设计、怎么进行论文写作”这两个方面展开,详细讲授了研究问题是什么、文献回顾怎么做、研究的主要内容怎么制定、研究计划怎么安排以及如何选择参考文献等研究性知识问题。同学们认真听讲,将这些知识与自己的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结合起来,积极思考,获益匪浅。

6月24日,由万小龙教授讲授的《量子力学的哲学与逻辑》课程圆满结课。课程围绕“近代科学方法论与量子物理学发展史、量子力学创建史和主要解释问题、量子测量与薛定鄂猫、全同粒子个体性与真假孙悟空、一般非经典逻辑疑难、量子逻辑作为非经典逻辑与哲学逻辑基础、量子整体性与隐变量、其他量子物理学解释问题”等方面展开。这门学术课程为同学们带来了学术上的饕餮盛宴,开拓了同学们的思维方式和视野见识,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到了关于量子力学丰富多彩、启人心智的哲学与逻辑研究。

6月30日,由武汉大学教授桂起权讲授的《生命科学哲学》课程顺利结课。课程围绕“生物学哲学中的纲领方法论、达尔文革命、还原论与生物学中的理论还原、生物学定律系统生物学哲学和目的论问题、对人工生命的哲学反思与合成生物学评论”这六大方面展开,桂起权教授启发式的教学引发了同学们深刻的思考和激烈的讨论,有的同学问到了混沌理论,有的同学对达尔文渐进进化理论与非达尔文主义的差异产生了兴趣,有的同学对关于生命科学中的自组织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类比等,同学们在课堂上积极提问,认真答题,桂起权教授认真解答疑惑,课堂氛围轻松愉快,生物知识也生动有趣,为同学们开看了生物哲学的大门。

6月30日,由华中科技大学雷瑞鹏教授讲授的《科技伦理问题专题研究》课程顺利结课。课程主要介绍了“在了解生命科学前沿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鉴别高新生物医学技术、生命科学研究、临床医疗和公共卫生中的伦理问题的能力;在熟悉基本规范伦理学理论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掌握科技伦理学理论和原则,以及分析和解决上述伦理问题的方法”。同学们对科技伦理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在雷老师的引导下,大家切身思考和体会,快速理解了科技伦理的含义及其带来的系列问题。

7月1日,由龙小平副教授讲授的《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课程顺利结课。课程围绕“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概述、论证的本性与语言及其结构、演绎论证、归纳论证与统计谬误、论证实训”这五大方面展开,以课堂讲授与举例说明为主,并与交流讨论和课堂测验等相结合,从而使学生们学会管理决策思维过程,提升认知的境界,能够理性、淡定、积极地工作、学习、生活。尽管课程是以线上的形式,同学们对课程学习的热情仍旧高涨,课堂氛围异常热烈,同学们充分投入其中,积极思考、大胆讨论,感叹到课堂时间犹如转瞬即逝。

除了以上五门高水平学术课程和人文教育课程之外,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也给同学们和学者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学术讲座。

6月27日,四川大学哲学学院任晓明教授给众多学子带来了题为《人工智能视野中的因果推断与因果认知》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冉奎副教授主持,共计100余名师生参加。任晓明教授在讲座上详细解释了因果关系是客观世界中的一种基本关系,对因果关系的认知是人类智能理解世界的主要内容之一。并指出人工智能在近些年发展迅速,这为人们理解因果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讲座从“人工智能技术是如何处理因果关系的?人工智能技术是如何进行因果推理的?人工智能是如何进行因果认知的?”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总结了当代因果哲学研究的三种路径:形而上学路径、描述路径和功能主义路径,并指出在相关性与因果性、概率与因果关系问题是AI学界较为关注的问题。最后,任晓明教授留下一个思考问题“帕尔的理论真的优于刘易斯理论吗?”让同学们进行思考,同学们积极与任老师交流,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场学术讲座上收获到许多人工智能视野中的因果推断与因果认知的知识。

7月1日,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雷瑞鹏教授给同学们带来了题为《合成生物学的伦理治理问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冉奎副教授主持,共计100余名师生参加。雷瑞鹏教授在讲座上主要梳理了前沿新兴生物技术中最具会聚性、颠覆性和复杂性的合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哲学问题和具体伦理问题,辨析了关于生命概念、生物安全、生物安保等的主要伦理争议。首先引入合成生物学的“离经背道”,随后介绍了合成生物学的工作特点,并从哲学的基本问题:本体论问题、认识论问题和方法论问题出发,分别给同学们阐释了合成的产物是生物还是非生物、生物与分生物的区别在哪里?人应该怎样认识生命?合成生物学是科学还是工程?这些问题围绕合成生物学进行哲学争论辨析。同学们在听完讲座后,深入思考,提出了问题,如陈尧杰同学提出“现在关于合成生物学的研究中,知识的本质价值与科学自由是否超越伦理或者法律?” 雷瑞鹏教授就这个问题给予了充分深刻的解释。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对合成生物学的伦理治理问题有了基本了解,对于自身的科研有了更多的借鉴。

7月4日,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雷瑞鹏教授给同学们带来了题为《生殖系基因编辑的伦理问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冉奎副教授主持,共计90余名师生参加。本次讲座围绕生殖系基因编辑的科学和伦理争议,分析了支持和反对立场的伦理论证,鉴别了主要的伦理问题和概念混淆。在此基础上,尝试讨论了应该如何对待生殖细胞基因组被编辑的CRISPR孩子。讲座过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生殖系基因编辑的伦理问题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同时对生殖系基因编辑的伦理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在今后的学习当中还要阅读更多这方面的书籍。

至此,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七届人文交流月活动圆满结束。“随大师仰望星空,伴名家纵论古今”。这五门高质量课程和三场精彩讲座为同学们和学者们带来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充分调动了师生学习的热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育学生健全人格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推动学生成为有独立思考和清晰表达沟通能力,具有扎实知识、宽广视野和良好道德修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