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巡礼】推进“人文教育与学术交流月” 深化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
发布于:2019年11月28日 09:05   |   作者:教学管理办公室   |   浏览次数:4163

    【编者按】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发展规划纲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工作,认真制定改革方案,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以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健全质量保障体系为着力点,构建一流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为展示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迎接即将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新闻中心特开设“研究生教育巡礼”栏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国内电子类院校排头兵,我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校担负起培养更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学术领军人物的重大使命。为此,学校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努力构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根据研究生分类培养目标对各学科(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构,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开展了以“研究生人文教育与学术交流月”(以下简称“交流月”)为代表的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大力加强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培养。

重构培养方案 改革教学模式

    “交流月”于2016年启动,每年6月举办。学校通过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专家的专题讲座、课程、国际暑期项目和全国博士生论坛等形式开展教学,进一步改革研究生教学模式,提升研究生学术创新力、职业胜任力和综合素质,助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培养。

1.png

“交流月”专题模块设置

    学校重构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周次,保证课程质量。修订培养方案,将“交流月”作为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必修环节,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至少参加2次专题讲座,选修学术课程和人文课程各1门。为保证“交流月”的实施效果,我校在国内率先改革课程教学周次。通过调整春季学期安排,在前15周完成所有校内课程授课,从第16周至暑期结束,集中开展“交流月”教学活动,保证全校师生能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参加“交流月”的各个专题模块,实现“交流月”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

随大师仰望星空 伴名家纵论古今

    高水平学术专题活动为先,提升课程前沿水平。学校邀请了以IEEE Fellow为代表的专家来校开设高水平学术前沿讲座和课程,使师生与国际一流学术大师面对面交流,探讨学术前沿研究,学习最新科研方法,促进学科紧跟甚至引领学术发展前沿,增强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连续四年举办“信息工程研讨会”,邀请来自境内外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分享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邀请IEEE Life Fellow张道治教授为同学们讲授专业课程《5G天线设计及测量挑战》,分享5G天线设计的最新技术;IEEE Fellow、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沈忠祥教授讲授全英文课程《Antenna Theory and Design》,对天线最新研究成果进行详细介绍。

图片2.png

 2019年信息工程研讨会           张道治教授授课              沈忠祥教授授课

    行业讲座和企业课程协同,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学校积极邀请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知名技术专家等行业优秀人才来校开设行业发展分析及技术研究讲座、企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就行业发展情况和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等进行深入分析,提高研究生对行业的认识和理解,掌握创新实践方法,提升职业胜任力。邀请韩国国家工程院院士Kyung Chun Kim教授讲授全英文课程《Optical Detection for Space Applications》,分享航空航天工程项目所需的光学理论及其在各种非侵入式光学测量和电力电子系统及天线技术中的应用与前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4研究所蒲璞高级工程师为同学们做“集成电路测试现状、未来挑战”报告,分析目前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状况,阐述中国在集成电路测试技术方面的现状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让同学们体会到作为电子信息专业研究生,应积极担当,有所作为,努力解决制约中国集成电路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图片3.png

Kyung Chun Kim教授授课                     蒲璞高级工程师作报告

    人文教育专题丰富多彩,扩展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学校邀请校外专家开设了主题丰富的人文素质讲座和课程,包括时政热点、经济分析、历史文化、国际关系、身心健康等。中国著名美育专家陆阳秋教授为同学们讲授《美育之旅》,通过美学与艺术形式的理论探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文化素养;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Nora Ann Colton教授讲授课程《Shifts and Shocks in the Global Economy》,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本理论,帮助同学们认识到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增强民族自豪感。

图片4.png

 著名美育专家陆阳秋教授授课               Nora Ann Colton教授授课

    “思政”专题价值引领,全面提升育人效能。为提升研究生“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水平,每年“交流月”期间,学校均邀请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国家级专家来校开设思政专题讲座和课程,大师们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高超的教学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党性教育,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水平,相关课程任课教师也受益匪浅,思政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2.png

国际交流结伙伴 全面合作促提升

    国际合作与交流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国际视野是高层次人才的必备素质。“交流月”期间,学校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国家重点科研院所合作,在校内外联合举办国际暑期学校和博士生论坛。“交流月”开展以来,我校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国际一流高校联合举办了15次国际暑期学校和博士生论坛,拓展了研究生培养的物理空间,加强了学校师生与国内外同行的沟通交流,提升了国际视野和学术交流能力。

    2018年,第二届IET(中国)真空电子学博士生论坛在我校召开,邀请IET国际运营总监Ian Mercer出席,吸引了北京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国家一流高校和重点科研院所的专家和博士生参加。2019年,我校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联合举办“IPMI50周年医疗影像暑期学校”,邀请IPMI2019大会主席James C. Gee教授、美国耶鲁大学James S. Duncan教授、麻省理工学院Polina Golland教授等授课,吸引了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浙江大学等30余所国内外高校的200余名师生参加。

9.jpg

2018年第二届IET(中国)真空电子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10.jpg

IPMI50周年医疗影像暑期学校

    学校师生积极走出去,在境外与知名高校联合举办国际暑期学校。2017年在英国与格拉斯哥大学联合举办“电子技术与电路”博士生论坛;2018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举办“数字健康”国际暑期学校,在纽约州立大学举办“智能车前沿技术”国际暑期学校;2019年与格拉斯哥大学联合举办“通信和传感”国际暑期学校。这些活动均得到了学校教授们的大力支持,刘永教授、程洪教授、刘光辉教授、冷甦鹏教授等知名专家带队,与当地专家学者一起,为研究生讲授课程或作讲座,带来丰富的学术大餐。通过扩大交流,师生们与海外专家学者、实验室和院系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推动开展联合课题研究,全面提升了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11.jpg

我校研究生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实验室

内涵发展上台阶 拔尖创新出人才

    截止目前,学校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交流月”活动,平均每年邀请以IEEE Fellow为代表的国内外专家近200名,开设各类专题讲座近90场,课程约70门,举办暑期学校、博士生论坛和各种学术研讨会近60场,营造了热烈的“交流月”氛围。研究生人均参加讲座3个,学习课程3门,教学效果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肯定。

    在听完中国当代电子信息领域著名教育家、国家首届教学名师梁昌洪教授的《科学的精神与数学方法》课程后,计算机学院段贵多副教授颇有感触地说:“梁教授的板书很有艺术性、观赏性、趣味性和启发性,十分有助于学生吸收和掌握知识信息,也让我发现了板书教学的独特魅力。梁教授丰富的人文科学底蕴,是工科院校的师生所欠缺的,尤其是我们年轻教师要认真学习借鉴。”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简丽蓉同学在赴英国卡迪夫大学参加联合举办的“集成电路技术”研究生国际暑期学校后表示,此次交流项目让同学们对国外科研氛围有了深入了解,作为当代青年研究生,我们要把握机遇,主动接触先进学术知识以及多元文化,开阔国际视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实际行动践行新青年的使命,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交流月”活动是学校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一次卓有成效的实践,进一步优化了研究生课程体系,推动了教学改革,提升了教学水平,提高了研究生学术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促进了研究生的全面发展。每年“交流月”活动成功邀请到国内外一流高校、世界知名企业和国家重点科研院所的专家,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研究生,充分说明了我校在电子信息领域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和影响力,“交流月”这张名片也将继续助力学校进一步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